全球看热讯:深度*行业*氟化工行业深度:制冷剂景气度有望上行 含氟聚合物与精细化学品快速发展

2023-04-09 14:22:54 来源:和讯中银证券余嫄嫄


(相关资料图)

三代制冷剂配额削减基线年已结束,随着后续具体配额的公布以及下游需求复苏,三代制冷剂景气度有望修复并持续上行。另一方面,含氟聚合物和含氟精细化学品应用领域广泛,产业产品升级持续推进。氟化工行业在中长期有望快速发展,推荐巨化股份。
支撑评级的要点
萤石是氟化工行业最主要的原材料,属稀缺性资源。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测算,2022 年我国萤石资源储量约占全球储量的19.34%。然而,我国萤石资源 “贫矿多、富矿少”。针对萤石具有过度开采的风险,我国对萤石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逐渐趋紧,监管力度不断增强。2022年3 月工信部等6 个部门联合发布了《关于“十四五”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其中强调要保护性开采萤石资源,鼓励开发利用伴生氟资源。
三代制冷剂配额之争结束,价值回归在即。我国处于二代制冷剂加速淘汰、三代制冷剂即将开始削减的阶段。2020-2022 年是三代制冷剂配额削减基线年,期间各生产企业的三代制冷剂产能快速扩张,力争在产能冻结前抢占配额,根据百川盈孚数据,我国R32 产能由2018 年的27.2万吨提升至2022 年的50.7 万吨,R125 产能由2018 年的22.8 万吨提升至2022 年的30 万吨,R134a 产能由2018 年的32 万吨提升至2022 年的33.5 万吨。同时,企业间为了抢占更多配额,通过价格战的策略提升销量,导致R32、R125、R134a 的价格与价差均处于低位。目前三代制冷剂配额削减基线年已结束,另一方面,下游需求有望逐渐复苏。据我们预测,我国制冷剂供给过剩的局面有望逐渐减缓,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。
含氟聚合物、含氟精细化学品规模扩张迅速,产品高端化持续推进。从国内市场结构来看,PTFE 为含氟聚合物各品类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种,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,2020 年,PTFE 市场销量占57%;PVDF位列第二,占18%;FEP 位列第三,占15%。我国PTFE、PVDF、FEP产能均处于迅速扩张阶段,然而,均存在高端产能不足的情况。我国HFP 需求虽整体上不断提升,但价格却存在下行趋势,景气有待修复。
含氟精细化学品方面,六氟磷酸锂处于大幅扩产的阶段,根据百川盈孚统计,2023 年国内企业将持续布局,2023 年将新增产能24.58 万吨,下游新能源汽车、储能锂电池市场或将带动电解液以及六氟磷酸锂需求的快速上升。LIFSI 性能优良,未来有望成为聚合物全固态锂电池的主流溶质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欧洲环保政策不断收紧,未来海外大型PFAS生产企业有望逐步减产或退出,或为我国氟化工企业创造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。
国内氟化工企业蓬勃发展。巨化股份:国内氟化工龙头企业,产业链布局完善,技术创新不断加强,产品不断向多元化、高端化拓展;三美股份:工艺改进促进能耗降低,业绩持续修复;永和股份:产业链全覆盖,聚焦高附加值产品;金石资源:专注萤石矿开发,助力下游氟化工行业发展;东岳集团:顺应景气周期,业绩持续高涨。
投资建议
看好氟化工行业中长期发展。原料端:需求复苏叠加政策缩紧,核心原料萤石或受益。制冷剂:配额争夺结束,产业价值回归为大势所趋,配额将向头部集中;需求端预期复苏。含氟聚合物、含氟精细化学品:规模扩张迅速,新能源成产业延伸、产品转型升级重要方向。氟化工行业拐点在即,制冷剂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,龙头企业有望受益。推荐巨化股份。
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
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、扩产项目进度不及预期、制冷剂下游需求不及预期、政策变化风险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